不止一次听人对当下的某件事物和过去作比较。这样的谈论发生之时,人们常常会缅怀过去的美好,顺便吐槽现状的各种不如意。果壳曾经有过文章解释这种“回忆比现实更美好”的情况发生的原因 (过去的岁月为何总那么美好?)。这就像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们习惯忘记过去的不美好,只记住过去深刻喜爱的人和物。不然的话,累计下来的苦痛将是常人所无法承受的 (超忆症患者的痛苦之源?)。
虽然这本身是一种有益的机制,但是在不同的人身上却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有时候,我们stuck in the past,不能move on也是因为“过去”在记忆里如此美好,以致于当我们把“过去”和“当下”作比较的时候觉得“当下”坏得实在唐突,唐突得让人无法接受。过去所接触过的人和物不可避免地会在我们的身上留下烙印,他们将会永久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直到某一天,你再次看到似曾相似的人和物,即使再无法想起是什么让你觉得似曾相识,你也真切地告诉自己某人或某物曾在你生命的长河中留下足迹。有人说时间似流水,冲刷抹平一切的不平整。可什么样的流水又经过多少时光的流逝可以洗平马里亚纳海沟般的深痕呢?
我曾有过这样的幻想:身边的人也许就那么几个吧?或许大家都是演员。刚升入小学,我会拿幼儿班班上人跟小学里新认识的人做对应。A和以前班里的B很像,都是那样小小个又不喜欢说话;C和以前的D一样,黑黑壮壮每天吵吵嚷嚷。我在不同的人身上看到熟悉人的影子,直到这些人成为我更加熟悉的人,而曾经熟悉的人不再熟悉之后,他们作为个体的概念才会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严重的时候,我会幻想所有人都是可以变换自己样子的,同样的这么一群真实样貌我从未见过的人套上不同的皮肤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好像是低配版的楚门的世界,即使在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存在。现在想来,这是一种多么中二的想法啊。
想法虽然中二,但是至少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活在回忆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和我类似的幻想。活在回忆里,并不意味着永远止步不前,毕竟即使是当下也会有成为回忆的时候。活在回忆里于我来说意味着在新环境的融入在表面和内心会有脱节。该怎么说呢,大概就是对新的环境表现出不错的适应,但是心里却一直留恋着过去,没有真正拥抱现在。等到现在成为过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很多。
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尴尬莫过于各自在对方心目中地位的不对等。这样的情况在留恋过去的人身上或许更容易发生。当某天一个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人move on,却发现自己还死死地把守着对方在自己心里占据的空间不让ta走。这种时候,这样的不平等就开始慢慢变大,变大,再变大。一个人痛苦,一个人不再在乎。聪明的人都善于保护自己,他们知道过去其实并没有那么的美好,即使有,那也不再重要因为成为过去的意义就是变得不再重要。既然如此,为何又要伤害自己呢?一般聪明的人,他们刚开始看不清,不知道过去已经开始慢慢走远,不知道留恋那些注定要相互远离的人和物对自己没有好处。但他们毕竟还是聪明的,时间久了也能理解到这一点,又或者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遇见至少和过去同等美好的人或者物让他们至少暂时走进当下的生活。再蠢一些的人,就是知道怎样对自己好却偏要按照性子强扭着过去不放的人了。他们是有理性的,他们能明白,但是感性却使他们站到了与自己理性的对立面。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是大人和小孩价值观的不同。但毕竟都是理性。而前面说过的那类蠢人则是连这点理性也不愿遵循。我就是这样一个蠢人。
变聪明一些了,慢慢看得到过去已成泡影。积极的人还在追寻,消极的人则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对任何的人和物上心。反正都要成为过去,当下和过去又有什么分别呢?如果当下获得更多的快乐,那么未来不会更难过吗?这就好像是经济学里的世界GDP变化趋势。不去管它,它会不停地上涨下落,每一次下落都会摔得很疼。倒不如牺牲了上涨的幅度去换取更平缓的下跌。于是我们也可以选择麻木地面对一切。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谁都会在心里暗自等待着这样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能让自己平静的生活再次波澜起伏吧?这是一种暗藏的勇气和饱经沧桑的怯懦所产生的矛盾。
于是,我在心里守着一个人,也在等着一个人。
人总是要长大的,否则你就会不断地去伤害自己,伤害你在意的人,也伤害在意你的人。有人可能觉得掺杂了理智分析的感情就不那么纯粹美好,所以即使有理性,还是选择与理性背道而驰,完全任着自己的性子来;但是,我始终以为,理性不是让我们选择去爱谁不爱谁、去坚持还是放弃一段感情,而是指引我们用最好的方式去爱每一个值得我们爱的人。“用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不动声色,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