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学妹送我一本书——The Art of Thinking Clearly,书中介绍了99种思维错误(thinking errors),大概是由于我笑点比较奇怪的缘故吧,读这本书时会不时地乐出来,还挺有意思。不过,把玩笑放在一边,既然之前答应学妹要写些读后感,就不能只是笑笑而已了;我在读的时候主动地带入了几个问题:有的问题在读了几章之后便得到了答案,有的问题却要读完整本书后才敢谈论一二,当然也有到现在依然令我困惑的问题。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究竟什么是思维错误?书中虽没有详细的论述,但是后记中对于两种理论的介绍却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下面就是我针对这两种理论的一些拙见,只当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听到更多不同的、精彩的声音。
(一)什么是思维错误?——热理论
“To believe we can completely control ourselves through thinking is illusory – as illusory as trying to make your hair grow by willing it to.”
作为一本畅销书,这本书中生动的实例和类比较多,而相对死板一些的推理和议论则较少。对于“什么是思维错误”这样一个刨根问底的哲学问题,作者也只是在后记中简单地提到两种现有的理论来解释:
“What are thinking errors anyway? What is irrationality? Why do we fall into these traps? Two theories of irrationality exists: a hot and a cold... (Under the hot theory), feelings are like bubbling lava. Usually, reason can keep a lid on them, but every now and then the lava of irrationality erupts. Hence hot irrationality. There is no reason to fret about logic: it is error free; it’s just that, sometimes, emotions overpower it.”
不知看完这一小段会不会有人好奇为什么两种理论一种是“热的”(hot),一种是“冷的”(cold),这个待我们简单了解完两种理论后再来猜测。同时需要注意一下,作者将“什么是思维错误?”和“什么是不理智?”大体看作同一问题,一并回答。先来看这段介绍的“热理论”,用半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来概括便是“冲动是魔鬼”,为了对称,我们可以再加半句“冷静是天使”。在这里,逻辑本身是一种完美无误的存在,那些缺乏逻辑、不理智的表现是因为主观炽热的情感战胜了客观严谨的逻辑。那么,一个人之所以会在日常的选择中犯下各种思维错误不是因为逻辑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情感迷惑甚至扰乱了心智 (one’s mind being blinded by his heart) ,从而使他无法理智地思考和判断。
这种理论可以说是广泛地被接受和认可,一来可能是因为平时的阅读和经历使我们习惯将理智和情感视为两种独立的抉择方式,而将选择视为理智和情感的一场对决;二则大概是因为这个理论富有一定的积极色彩,将思维错误或是不理智看成是一种情感对于理智的征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只要我们尝试用理智去战胜情感,就可以避免思维错误(逆否命题proof by contrapositive)。“热理论”既给予了思维错误一个合理的解释,又为思维正确(完全理智)指明了道路——挺好。
然而,这个理论有它自己的问题。首先,“热理论”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这两个理由非常值得推敲:
其一,虽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理智和情感一直被当作两个相对的概念灌输到我们的脑海里,因此我们习惯把周围的人分为理性和感性两类,把自己分为理性和感性的两部分。可是,仔细想一下,理智和情感真的能被剥开吗?举个老套的例子,明天要考试你还没复习完,可是你很喜欢的明星今晚要在你所在的城市举办演唱会,是复习还是去演唱会?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理智告诉我要复习,情感告诉我要去听演唱会。”不过,选择复习就真的是完全依靠理智,选择听演唱会就是完全依靠情感吗?很有可能,你是因为喜欢考好后得到的羡慕和表扬才选择复习;也很有可能,你是计算出没复习的知识被考到的概率很低才选择听演唱会。其实,我们往往把理智当作利弊分析,把情感当作心之所向——可是当我们给各个因素加权计算的时候,情感已经融入其中;而当我们聆听心之所向时,又何尝不去考虑些外在的东西呢?所以,在抉择的时候,理智和情感真的是很难分开呢。
其二,“热理论”并没有它看起来那么积极。就像经济学中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在“愿意”和“能够”两个必要条件下才能成立,若使“理智战胜情感”成立,主观的意愿和客观的能力也缺一不可。且不说在能力上如何做到用理智战胜情感,“意愿”二字本身就是情感的助攻,不是吗?既然这个理论假设理智和情感的独立性,凡是我们想要用理智战胜情感的情境下,就都必然存在着理智和情感之间的矛盾——说白了,也就是what I think 和what I want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的情感上是想要一个东西或是一种结果的,又怎么会愿意让自己的理智去战胜这种情感呢?前文引用那段英文中,把情感比做杯中沸腾的熔岩,把理智比做杯上的盖子,表面上看孰胜孰负是由熔岩对杯子的压力和杯子与盖子之间的摩擦力大小来决定,可实质上,熔岩(情感)多用力地向上顶、盖子(理智)多用力地不离开杯子,不都是由我们这个主观的人来决定的吗?
既然要说“热理论”有问题,单单证明理智和情感不可分离还不够,现在我们来推敲一下“逻辑本身毫无错误” (logic is error free)这句话。逻辑的定义范围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窄,由于我对逻辑的了解有限,这里仅以狭义的形式逻辑来谈。(如果有其他的角度,恳请点拨交流。)我个人习惯把逻辑和数学中的函数(function)进行类比,当然二者并不完全一样。逻辑是帮助我们在现有信息基础上得出推论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也可以简单理解为,现有信息是自变量x,由逻辑得出的推论是因变量f(x)。 形式逻辑分为两类:演绎逻辑(deduction)和归纳逻辑(induction)。其中,演绎逻辑具有确定性,却不能帮助我们获取任何新的知识,换而言之,推论已经被包含在信息之中;归纳逻辑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新知,可是归纳这个逻辑本身存在漏洞(休谟提出的归纳问题)。演绎逻辑虽然可以说是准确无误,可是它的局限性使它并不能作为唯一的逻辑形式;归纳逻辑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逻辑,虽然很实用,可又不是毫无错误。比如,如果我们过去一周的每天都是7点起床、7点半到校,我明天还是7点起床,还能保证7点半到校吗?如果是过去一个月呢?过去一年呢?过去十年呢?我们发现,归纳逻辑无论听起来多么可靠,都无法达到“准确无误”。所以,逻辑并不是毫无错误的。
综上来看,在现实生活中,理智和情感很难分离,有时犯下思维错误也不能被简单地认为是情感对于理智的征服。同时,作为理智分析的根本,逻辑本身也不是天衣无缝的,所以“热理论”在近代也是饱受争议。渐渐的,也就出现了 “冷理论”:
“The result was a cold theory of irrationality that states: thinking is in itself not pure, but prone to error. This affects everyone. Even highly intelligent people fall into the same cognitive traps.”
看完这一小段之后,我们就可以猜一下“热理论”和“冷理论”的命名原因了——大概是因为,对于“热理论”来说,思维的错误源于炽热的情感;对于“冷理论”而言,思维的错误则源于冷静的思考。当然,这个只是随便一猜,不论这个猜测合不合理,就当是休息一下,我们下篇再谈“冷理论”。
(二)什么是思维错误?——冷理论
“A more important implication is that there is no way to regard one interpretation of reality as accurate and another interpretation as inaccurate, because all interpretations are mere ‘social constructions’.” ——Lay Epistemics and Human Knowledge, Kruglanski
冷理论的简介在上一篇末尾提到,用一句话来概括是“thinking is in itself prone to error.” 翻译过来即是,思维本身就是易出错的。不知有多少人看到这句话时和一开始的我一样,自动忽略“易”(prone)这个字,以为这条理论表达的意思是“思维本身就是错误的”。可不要小瞧了这一个字,如果少了它,“冷理论”就是无稽之谈。
其实,思维也好,思考也罢,只是一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过程,它本身既不对,也不错。“思维易出错”只不过是说人在思维过程中容易犯错——终究,犯错的是人。不过,这里有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们是依据什么去判断一个人在思维中是否犯了错呢?换而言之,当我们评判对与错的时候,标准又是什么呢?
从绝对主义来讲,世界上应该是存在着各种思维正确的条框规矩,如果哪条规矩被违反了,那么便是犯了错。极少的情况下,比如对于数学思维和演绎逻辑而言,这种条框规矩是确定的,由正确的思维得到的结果也是确定的,一旦实际推导的结果不符,我们便知道思维出现了错误 。举道易错的数学题为例:已知去程的平均速度为8千米/小时,回程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小时,根据正确的数学思维,往返的平均速度是2/(1/8+1/12)=9.6千米/小时;因此,倘若依靠下意识的直觉而违背了基本的数学规律,得到(8+12)/2=10千米/小时这个答案,就是思维出现了错误。或是再举个演绎逻辑的例子:有个吃货的朋友和你说“如果考完试,我一定去某某米其林餐厅吃一顿!”你要是以为这句话等同于“没考完试的话,她就一定不会去”,就是犯了思维错误,因为规矩是确定的——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未必为真;不过,她这句话可以等同于“如果我没去某某米其林餐厅吃一顿,肯定是没考完试。”,因为另一条确定的规矩——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其实,关于演绎逻辑的思维错误被总结出来不少,通常被称作谬论(fallacy),这些错误都有很高大上的英文和拉丁文名字,感兴趣的话可以了解很多。(反正我是只记住规矩,而忘记名字了。)我们发现,对于数学思维和演绎逻辑,当我们说思维出现错误的时候,不仅能找出确定的标准作为依据,还能将其改正。然而,除此之外,很多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错误并不符合这两点。比如,确认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这样会导致新的证据无法帮助我们做出更加客观的抉择,因此确认性偏差被认为是一种思维错误。可是,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确认性判断是不可避免的,岂不说我们日常生活种的每个抉择,有时科学家们的实验结论也来源于确认性判断,不是说科学家们没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而是出于知识构建和科技发展的考虑——Sometimes, we just have to take a leap of faith。所以什么时候确认性判断是偏差是错误,什么时候又不是呢?显然,这里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我们也无法把确认性判断完全改正。也许正如一个朋友说的那样,“当我们绞尽脑汁地找遍一切例子来论证确认性偏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已经陷入了确认性偏差的陷阱?”我喜欢这句话。
当然,即使我们很难在“合理的确认性判断”和“确认性偏差”中间划一道清晰的分界线,在给定的例子中去判断是否存在“确认性偏差”等大多数思维错误并不是很难,这时我们判断的依据不是像数学公式一样绝对的条框定理,而是思考后结果的有条件分析——这种判断是依照环境和情况的改变而改变的。此处引用书中的一个例子:
“In our old hunter-gatherer environment, action trumped reflection. Lightning-fast reactions were essential to survival; deliberation could be fatal. When our ancestors saw a silhouette appear at the edge of the forest – something that looked a lot like a sabre-tooth tiger – they did not take a pew to muse over what it might be. They hit the road – and fast. We are the descendants of these quick responders. Back then, it was better to run away once too often. However, our world today is different; it rewards reflection, even though our instincts may suggest otherwise.”
就是说,在原始社会中,我们的祖先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的生命随时都遭受着其他凶猛动物的威胁。因此,当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时,他们没有时间去认真地思考和判断那是否是一个危险的动物,只能下意识地拼命去跑,对于它他们来说,看似不严谨的思维方式反而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由于那些花费很长时间谨慎思考的祖先大都被老虎吃掉了,所以我们继承的是更倾向于“先做再想”的思维方式。可是,这种思维倾向和习惯在当今这个环境下往往就会导致不太理想的结果:小到使个人上当受骗、冲动消费,大到使集团或国家决策失误、一蹶不振。毕竟,原始社会的生存比的是动作的敏捷,而现在社会的生存拼的更多是思维的缜密了。不过,这句话稍微有些笼统,即使是现在,也不是事事都需要想得太多,但是相比于原始社会,自然是“少些冲动,多些思考”较好。
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改变,同一种思维方式的对与错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就如这一部分开头引用的那段英文所说,我们对于事实的认识无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它们都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社会构念罢了。虽说是社会构念,表面上看所有规则都是人定的,可是事实上我们的主动性和控制权并没有我们以为得那么大;很多规则都是社会发展趋势所导致的必然,我们只不过是被动的适应者和执行者罢了。社会总是有一定的游戏规则——顺者昌,逆者亡;而前者的所做所为就代表着这套规则下的正确。
如此来看,“冷理论”所说的“思维易出错”,本质上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还没有完全适应现在的环境,我们会倾向于做一些相对于当今环境下而言错误的判断和抉择。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进化赶不上变化快吧“……那怎么能进化得快一些,也就是思考得更正确一些呢?兴许米开朗琪罗和教皇的这一小段对话会给我们点儿启示:
“The Pope asked Michelangelo: ‘Tell me about the secret of your genius. How have you created the statue of David, the masterpiece of all masterpieces?’ Michelangelo’s answer: ‘It’s simple. I removed everything that is not 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