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上六门课,每天都被作业考试quiz和project压得翻不过身,没有一刻可以停下来。只有在夜深人静失眠的时候才能停下来想一想,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它们对我的意义又是什么。
在Duke的一年多,我时常在想,只有我们是这样忙碌还是大家都是如此。虽然自觉学校的academic水准以及课程难度并不高,但是workload确实相当大。每个假期都会想象开学之后要认认真真做这样那样的事,到头来却连好好开个头的时间都没有。这真的不应该是理想中大学的生活方式吧。想象中,大学至少还应该有不少嬉笑打闹的时光,还应当有些抽空看看小说喝喝茶的时光。现在的日程却是如下这般:
周一似乎挺空闲的,但是下午两点到三点要作为助教hold office hour,下午四点多要同一个持续进行的summer research项目的professor meeting。在不久,7-10点要去东校区Math Help Room给这学期上线性代数的同学讲题。留给自己的时间里,更多的花在了每周至少十几个小时的作业上。在这样的日程下,哪里还有时间干更多的事情。
但是换句话说,这些该做不该做的事情毕竟都是自己找的,把自己的日程安排成这样却抱怨没有时间做想做的事情,也是作。我想这大概还是因为我是一个很纠结的人,不知道如何做选择,不懂得放弃。时时刻刻都怕无事可做,于是提前将日程塞满来创造一种自己非常productive的错觉。
除此之外,我的纠结还来自于不愿放弃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会Take up各种各样的事情,其原因主要出于想要学得一些特定的技能或者知识。但是不加选择或者不知选择地take up又导致了实际做的事情满足不了自己成就感空缺这个事实。这样想来,一切的不安还是来源于成就感无法被满足。我真的在乎自己所做的事情吗,更在乎的不过是所做的事情所带给我的满足罢了。不管这种满足是来源于实际的能力和知识的增长还是错觉,我想要的不过是那种心理上的效果。可怕的是,即使知道这样的想法有问题,还是没有办法自己去摆脱这种心理上的苛求。
大学到底应该怎么过呢?或许老老实实打好基本功,学好该学的内容,等到毕业之后再慢慢开始explore才是正道?若是这样想,那现在的自己真是急功近利。
这种急功近利也体现在找实习这件事情上。虽然summer 2018似乎还很遥远,但是各大公司已经开始招收summer intern。随波逐流,我也非常conscious地申请了不少公司,也拿到了几个公司的面试。从心里讲,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现在的水平并不足以让我在这些公司的面试中脱颖而出,对实习申请的压力也大多来自peer pressure。若不是实在焦虑明年暑假会无事可做,会在career道路上与周围的人差距越来越大,我会更愿意慢慢一步一步更觉踏实地走吧。但是现实就是,看着周围的人都申请各种公司的实习,心里会开始焦急。这些人里,有的会拿到facebook,google,amazon等等大公司的intern offer。明年intern之后又会拿到fulltime return offer。那么接下来到毕业的时间都不用再担心找工作的问题了。多优越啊。如果知道自己大概率会在毕业之后直接工作的话,这样提前安定并且得到让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的机会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从争取高中保送,到争取新加坡高中DSA,到争取大学保底学校录取,我在这个精英为上的社会所追逐的东西似乎从来没有变过。
WZY说,不忘初心很难。我说,初心是什么,有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