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7号考完最后一场Final起,我的大学四年就算是结束啦。虽然因为疫情结束得仓促,但这未尝不是另一种圆满。
今天中午去谭永欣家吃饭,顺便帮他和白玉华把家具行李搬进storage,一起的还有吴思琪,Bobby和阿毛。事毕,临别之际才突然意识到这说不定是我跟在场的这么多人最后一次见面。这样的事情很多。而更多的时候,只有事后想起来以前曾认识过的一些人,再努力回忆,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那可能就是我们未来几十年甚至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了呀。这些,大多是离我不远又不近的人们。
兜兜转转这么些年,身边还是这样一群人。在学校里,我是一个不排斥社交,但不主动社交的人。在新加坡高中的时候也是,大学的时候也是。临毕业了也没有加自己同届绝大部分人的微信,甚至没有认全同届的所有人。每每听身边熟悉的朋友说起发生在周围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事情才想着:哦,原来我错过了那么多事情。这些,大多是离我不远又不近的事。
说起,“错过周围发生的事情”。前段时间珏哥给我安利了一个视频,《十三邀》第四季第4期 项飚对话许知远。诚然,我对视频中大部分内容没有特别感冒,但是对他们提到的“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关注‘附近’” 这个话题略有兴趣。用我自己的理解去重新复述这个问题,大意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关心两种距离上的事务,一个是自己的小家,最贴近自己的身边的事情,而另一个则是全国家全世界全社会这个尺度上的事情。这两种尺度之间缺失了一个所谓的"附近"”。当时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套在自己身上去检查这个陈述是否成立。仔细想来,确实是这样。除了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之外,平时看得聊得最多的大概就是各种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明星八卦等。聊这些内容当然没有问题,只是在我而言,又甚至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些问题或者事件其实是我们不能左右或者不会去左右的。确实存在不少人,他们会尽自己的力量去尝试解决一些大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发起metoo活动,发起社会捐赠等等,但是诚实地说,大部分人在大部分的事件上都是真真正正的键盘侠。虽然关注一件全社会关注的事情,参与讨论本身也许就是一种推动事情发展的方式,但是要知道更多的时候,这类讨论和评价也就仅限于个人的朋友圈而已了,所以很难说作用有多少。而“附近”却不同,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对“附近”进行介入做出影响的。这种差别使得关注“附近”像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确认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之后,我也跟着思考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存在。结合自己内省的结果,我认为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其实从人人拥有智能手机,人人能随时随处上网开始,我们对“附近”的定义就变化了。空间定义上的“附近”,如果不能转化为信息,那么这个“附近”也是意义不大的。传统意义上的“附近”其实对应了观测的成本或者信息获取的难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周围邻居吵架离婚之类的信息相比之“罗志祥出轨”并不离我们更近。其次,我们对传统的空间意义上的“附近”的信息的需求变化了。《人类简史》中说过,其实能让一个庞大的族群凝聚在一起合作,gossip是很重要的成分。gossip在我看来可以更加广义地被理解成“谈资”(具体区别是,传统意义上的gossip主要是涉及周围人,但是谈资却可以有更广的involvement)。拥有共同谈资并且进行讨论等一系列的操作既能提高bonding又能检测三观契合度。人自然而然地倾向于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相处与合作。那么广尺度上的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明星八卦问题等来作为谈资,就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社交潜力。毕竟,周围家长里短的事情只有周围的人知道,也只会引起周围人的兴趣。
那么更传统意义上的“附近”,到底还重不重要呢?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观点去检视,似乎成大事的一些个必要条件就得是实现某种意义上的从“小”到“大”。拿Facebook来说,最早就是个满足大学生gossip心理的工具罢了。对比之现在,我们能看到从“小”到“大”的变化。这样的例子不少。这样想来,对“附近”的观察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一些未来可被解决的广尺度上的事情一开始就无法从小尺度上被发展出来。所以想来,对不远不近的事务多一些理解和观察,也是很重要的。
Hmm, 这么想来,弥补对“附近”的观察和感知,也像是我想要补充的一种能力。哈哈哈,这像是长篇大论得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