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年初开始关注疫情。新冠病毒先是在武汉爆发,再是全国各地。靠近三月终于是散播到各大洲。意大利、德国、伊朗、日本、韩国、美国,陆续爆发。作为一个在美留学生,我也算是云经历了前两个月的中国式抗疫和亲历了后三月至今的美国式抗疫。 过去的几个月可以说是非常eventful。看着国内感染人数从一月末开始不断攀升直至三月中逐渐稳定,也看着美国本地感染和死亡人数逐步超过国内峰值水平。伴随着疫情而来的还有恐慌引起的全球股市去泡沫和崩盘。用大家的话说,过去一个月我们经历了四次巴菲特89岁之前只经历过一次的美国股市熔断。不论是国内学生还是我们这些在美留学生,大部分都经历了学校停学宅在家里上网课的几个月。已经上班的人们也大概是头一次经历全民work from home。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段值得记录和记住的经历了。
禁食日的一些随想
(一) 记得在隔离之前的那两三个周末,曾经蛮认真地怀疑过自己选择的工作和信仰。不过最近一两周经历的一些细节,让我十分感激自己曾经的选择。 每天打开邮箱,都会收到组里合伙人轮流发给大家的视频,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分享,也有经济萧条时的工作经验,都算是隔离生活中的安慰和鼓励吧。不时也会收到其他同事群发的邮件,其中有上周自我检测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也有曾经去过阿富汗战场做参谋的。 这是一段节选 - "The uncertainty, the chaos, can be deeply unsettling. You find yourself crashing down through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 worries of moderation boards are replaced with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oilet roll. Then finally you have to content with time. This will not be over quickly. Like it...
因祝福而快乐
因为年假和隔离,前前后后有四周没有去公司和教会了。今天晚上坐在从教会回家的地铁上,想到了刚刚经历的两个小变化,喜悦和温暖忽然涌上心头;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两件小事,一件发生在公司,一件发生在教会。 (一) 上周五是我隔离之后回公司上班的第二天,由于我和另外一个小伙伴要组织九点开始的组会,我们八点四十左右就到了办公室。心里有些愁,参与率会不会像上个月一样那么低。
周五杂想
每逢周五,就有熬夜的嗜好。也不知算是天马星空的放纵,还是无所事事的从容... 公司年终评级分为五档,一档最好,五档最差。基本上除了第五档以外,前四档都算是合格的员工。今天刚刚收到组里老板的正式邮件,说所有新入职的员工第一次评级都只有两档,要么是过关,要么是第五档。这也意味着,不出意外的话,所有新人第一次的年终奖金额应该都是差不多的。 其实,讲道理,这个政策还是蛮合理的。毕竟从我们入职到第一次评级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每个人真正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被安排的项目有很大的联系;因为在不同的项目里,一个新人所承担的职责可能都不太一样,这也意味着每个人在前期所展现自己优势的概率有很大的随机性。再加上,老板说每个人应该到头来都可以拿到和二档差不多的年终奖(正式评级的时候,拿到一二档的比例应该也就百分之三十),听起来好像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如果硬要评的话,我们这群新人估计也最多只有一两个人能拿一档,而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拿一档,因此谁也不会觉得现在统一二档的政策会让自己亏了吧。
一块广告牌
前段时间去英国旅游,回来的时候从纽约转机。之前预定机票的时候没仔细看,使得两段航程不在同一个机场衔接。降落的机场是JFK而回Durham的航班却是从Newark出发。于是,就有了坐大巴从JFK到Newark两个小时的短途行程。 大约下午五点,大巴从时代广场穿过。路边令人压抑的高楼和闪烁的商标和广告牌让人有种赛博朋克的错觉(天再黑一些,或者下个雨会更有感觉)。我突然很好奇,好奇这一块块广告牌每天或者每年可以为广告牌所有者产生多少收益。 于是我打开google开始搜索,中文英文一起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68238 总之,往少了算也得$5000一天吧。这么算下来,最次的广告牌全年无休也能获取180万美元收入吧。如果是位置更好更大的广告牌,年收取700万美元不在话下。想到这里,我突然感到像我这样在大城市里打拼(将来时)的打工仔有多么渺小。如果一个人所获得的工资等收入大约能代表这个人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的话,那么一块最次的广告牌的价值大约等于十个高薪螺丝钉。 再看看这些广告牌的造价吧,大约是在千万美元量级。不知道95 percentile的人是否能在一辈子的时间里创造这个量级的经济价值呢? 这太悲观了,我这是在质疑一个人的价值。所以至少在否定大部分人的个人价值之前,我想至少得尝试去反驳一下。 广告费用之所以这么高,还是因为人的存在。只有足够多的有消费能力的人存在,广告才有存在的意义。所以说,至少一个人的价值可以部分来源于 “人”/“消费者”/“一群人” 这个集体概念的存在本身。hmm,但是我对这不满意,因为不能允许一个人的价值脱离一个群体就不存在这样。那么,另一个显而易见的论点就在于,人的价值不能单纯用经济价值来衡量。可是经济价值之外的东西本来就很难去量化,并且我执意认为一个人的经济价值也得是更高才对。即使人可以有别的价值(情感 etc),人的经济价值仍然是重要的方面。那么,或许其实单个人的经济价值远远不能用这个人的收入来衡量?比如爱因斯坦,他发现了E=MC^2, 然而他的终生收入远远不及他的创造所带来的价值。不过这样的论点放在普通人身上并行不通。普通人一辈子也不会做出存在多么具有后效性的东西来。这么说来,绝大多数人的存在果然还是依赖于集体呀。脱离了集体脱离了人群,他们/我们 就变得更加渺小了。是啊,奋斗一辈子还不如一块广告牌。
圣诞随想
(一) 在剑桥时,和一对来自美国的传教士夫妇结为了很好的朋友。虽然他们都已年近古稀,但身体依旧硬朗,心态也很年轻 --- 有精力去坚持自己的兴趣,也有活力去爱身边的人。刚刚收到一封来自他们的邮件,开头就是问我前男友最近过得怎么样;看到那句话的时候心里还蛮不是滋味的,然后就抱着电脑大哭。以前因为这段感情哭,都是有些委屈甚至是愤怒的;唯独这次,没有丝毫的委屈和愤怒,觉得是愧疚和无奈吧。 想到了蛮多。记得在脱单之后两个小时之后就带着lsy见了他们,记得他们给我们的鼓励和祝福,记得他们当着我的面问lsy - "will you be commited this time?"的场面,记得他们承诺会像爱我一样爱我的男朋友。也记得有一次他们请我们吃饭,饭后散步,他们在前面牵着手,我们在后面,lsy冲着我傻笑,我问缘由,他说:“想着我们老了以后也会像他们这样。”
写在实习后
从5月13号到8月3号,为期12周的实习就结束了。12周,说长不长,只是大半个假期的时间,说短也不短,接近一个季度。总体来说,这次实习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当然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地方。原本计划在实习期间复习GRE然后在开学之前把GRE考掉这个目标没有达成。一方面,确实实习的时候还比较忙,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实在太懒。 在Facebook实习的时候的team是applied machine learning personalization。这个team不大,但却是Facebook主要拿来赚钱的业务比如广告业务等等的支柱之一。主要任务是开发机器学习模型以及对应的infrastructure support给各类下游产品组使用,用于各类推荐。能进这样的小组不得不说是非常幸运了,而且整个实习相当顺畅。总结一下的话,大概有几点原因:1. 队友靠谱,解决问题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都相当高,使得我整个实习过程没有因为外部原因被block住
An archive of something yet to know
死拖延症
好久没写日志,惊喜地发现刚升级的wordpress编辑文章的界面变得更简洁好看了。 现在是大三下半学期,再过不久就是研究生校申请季。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始实际的准备,但是大概知道从暑假开始的这大半年将会是为申请付出最多努力的时间。流程大致同本科申请类似,只是也许更残酷,以及身边的战友会更少。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我还并没有理清自己的想法,还没有对是否要读研有一个坚定的答案。仔细想想,我从小到大做的那些对自己未来几年都会有较大影响的决定都不是提前计划好然后为之努力的。因为一直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会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去掺一脚。保持足够良好的成绩的同时做各种各样的别的事情。最值得庆幸的一点大概就是,没有主观上做出自己需要做多手准备这个决断使得我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出于非功利目的的,虽然很多时候这些事情有很大的功利价值。也许这算是在能力和精力范围内做多手准备,但是我自己是清楚的,这只是不做选择或者延迟选择需要付出的代价。
走过一段,再次出发
2018年9月到12月,在京东商业提升事业部定向组作为算法工程师实习四个月。 今天刚办完离职。走一步看一步的人生总是充满意外。未曾想,竟会有一天中断学业在京东全日实习做机器学习推荐算法。更不曾想,会在北京这个陌生的城市生活那么长时间。 租住的房子在永泰东里小区。这是个年久失修的老小区,万般不如人意,好在只是个每日睡觉的地方。离地铁站步行六百米上下,周围餐馆商店不少。每天一个人上下班,路过小区门口的铺子进去转转买些水果零食,便是一天。 作为实习生,我的时间相对自由,不需要太多加班。每日上午十一点打卡,晚上八点九点下班,十二点到两点吃饭午休,比学校轻松不少。同事大多大我四五岁,再多就七八岁,很好相处。常有聚餐,偶尔周五一起出去打台球。实习间对业务相关的框架和算法都熟悉了,也看了不少论文,实现了一些模型。不能说有太多成就感,但是大抵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对自己这过去一年来在机器学习方面的长进还算满意。 虽说对北京仍没有特别多的喜欢,但是长期呆过的城市,总是有些特殊感情。新加坡,Durham,芝加哥,北京。在一个新的地方认识一群新的人,离开的时候免不了伤感。未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多的,是对未来慢慢失去联络渐行渐远的愧疚。但这也是一种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