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总是在憧憬得不到的东西。 比如之前看上了一款杯子学校旁边的星巴克却卖完了 我就可以跑遍十几家星巴克 而故事的结局是我依旧没有买到 于是从此对它念念不忘。 比如看到上了大学的同学带上了大桥高中的校服和作业本以纪念高中时光 突然后悔自己当年无情地离开 突然想回到记忆中的红楼找到我所期待的青春。 可是我也知道 也许我执念的杯子并没有那么好看 也许高中的生活并没有我所以为的那么美好。 可是依旧会傻傻地渴望着 遗憾着自己得不到。 之前跟人讨论这种想法的缘由 唯一plausible 的解释大概是 得不到是因为争抢的人太多 这种competition就更让自己觉得喜欢的东西是美好的是值得追寻的。 诚然这不是一个严密的解释,但这样的解释至少让我觉得自己的执念不完全只是一时兴起。起码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冷漠如我
心想着在睡觉之前来这里看有没有新的文章,读了某少年发的《贫穷比绝症还残忍》,然后就失去了倦意。看故事的时候心里就是酸酸的,虽然并不能哭出来,可是还是觉得很难受——怜悯他们的贫穷,哀叹世界的不公。笔者在文章后半部分写到:“素不相识的病人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医院里去世这样的事情必定每天都会发生。我们不在意,只因为他们太遥远,与我们毫不相干。对于他们,我们也许会有一刻的怜悯和同情,但过不了多久,又各自回归自己眼前的生活,跳进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是是非非”。读到这儿,我很惭愧。也许,人心是软的,我们可以被很多东西打动;可人心也是冷的,我们很多时候会选择冷漠、无动于衷。不,我不应该一概而论,与其说是“人心”,不如说是“我心”。提到冷漠,不禁想到自己经历的几个小插曲。
贫穷比绝症还残忍
昨日深夜刷知乎日报时看到这篇文章 《深夜惊奇 无力回天》。 这篇回答从一个医生的角度讲述了两个病人在医院中度过的时光。两个病人,一个消逝,一个注定终生偏瘫在床。 看到文章说的一段,我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一个农村老父亲带着年轻的儿子来看病。 18 岁吧,右侧颞叶的动静脉畸形,继发癫痫,发作频率颇高,影响到了正常生活,为此休了学。 病不复杂,很适合手术,手术后癫痫控制也应该会很好。 主任:“手术吧,这个不说了,手术指征明确,效果应该不错的。” 老父亲回答的也很干脆:“我们还是吃药控制癫痫吧,没有钱做手术啊” 主任:“这个吃药效果不会太好的,而且最危险的是怕出血,这是一个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出血,这个可是致命的啊" 儿子可怜巴巴地望着父亲 老父亲看了一眼儿子,又环顾了我们。掩面失声痛哭 “我也知道,我也想给他做手术,可是真的没钱啊。”
自利。群居。孤独。
昨天在百度上搜索浪漫主义运动的内容,被其中一句话所深深打动:“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第一眼看到它,我便被它吸引住了,说得那么贴切,那么符合我的心境。 自利。真的,人就是自利的。往往,对于那些相信自利是人的本能的人来说,任何利他的行为都是为了使自己在长期获益。我不以为然。每每读到这种想法,都想吐槽一句:"as if you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long run." 什么是本能?本能就是我们不需要思考就会去遵循的内在特质。如果自利是人的本能,那就意味着我们的第一念就应是利己的。我们本来就是自私的,我们的本能就是在第一念想到自己。利他的行为怎么解释呢?我想,应该是利他的行为会给施与者带来一种瞬间、即时的快感和自我满足感吧。这种快感兴许会被长期带来的利益所加深。哦,不,那不是长期的利益,但只是你懵懂无知,自己想像出来的长期获益罢了。在我看来,自利并不是使自己得到的利益最大化,而是使自己感到的利益最大化。无论如何,人都是被感情所控制的。【乱入:如此看来,为何经济学要把“理智人”假设成“唯利人”呢?唯利并不是理智的产物,只不过是人本能的欲望和情感罢了。】
电影《夺魂索》 观后感
几日前看了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在1948年导演的电影《夺魂索》(Rope)。这部电影是希区柯克所执导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连续长镜头拍摄。全片长约80分钟,由于拍摄技术限制分为了十个部分摄制。电影中需要涉及到胶卷切换的场景都通过拍摄演员背影等方式巧妙地连接,使整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真正的一镜到底。 电影剧情涉及到最重要的三个人物是Rupert Cadell,Phillip Morgan和Brandon Shaw。其中,Rupert Cadell是两外两人在大学时期的老师。Rupert本人深受尼采的“超人说”所影响,这在电影中所反映出的最中心的一个观点是“人类是不平等的”。如尼采所表达的观点,这个世界上存在弱者和强者。强者和弱者的存在本身可以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原因,也可以是各方个面的,比如智力上的不平等和出生的家庭等等。基于这样的不平等,弱者和强者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也是不同的。而弱者为了限制强者,制约其发展,创造出了所谓的“道德”。强者限于“道德”,将会被迫,抑或这主动地放弃一些可得利益,使得弱者和强者的发展不会有过大的反差。在尼采分析的这个现实中,他提出了一种超越一般人的存在,称之为超人(Übermensch)。(翻译是一种很玄的东西...)。超人与一般人的不同在于,他们是不需要遵守所谓“人的道德”的。而一般的人,无论创造“道德”的是哪一方,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需要遵守“道德”。可想,如果有那样的一群所谓超人存在,那么那些发展自强者的超人必定可以获取高于他们所能获取的利益而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一个超人的社会中,弱者是不会得到同情以及道德的庇护的。这样一来,弱者唯一的结局就是灭亡。不过,在尼采的超人学说中,并没有探讨涉及到法律的问题。假设法律最初并非起源于道德,那么超人们仍然可以受制于法律。这让我想到卢梭所说的“Man is born free; and everywhere he is in chains”。这样的Chain可以是法律可以是道德,总而言之在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中,这样的Chain是存在的,尽管我们仍然可以argue它的必要性。所以简而言之,超人是一群可以蔑视,甚至完全无视这些Chain的人。
A Quote on Modern Science and My Random Thought
"... the behaviour of an organised system, the action of an organism, or human activity cannot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causal energy transmission alone...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causality describes processes in, or between organised systems. The most general model of a natural process on which scientific explanation may be based is no longer the...
电影《活着》(1994) 观后感
凌晨,和室友一起看了张艺谋导演,1994年上映的电影《活着》。这部电影被赞誉是张艺谋最出色的作品, 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齐名, 并称国语电影的三大巅峰。 《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 是余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作品。 在开始讲电影《活着》之前,我想先聊一聊自己所读到的余华。只看过两部余华的作品,《兄弟》和《第七天》。 余华的几部小说都是通过第一视角描写一个故事,有的前后跨越几个年代,比如《活着》,有的则描写短短的一周发生的事件,比如《第七天》。不论整个故事前后跨越多长,也不管时代背景,这些故事给我们展现的不外乎生活的无奈和现实的冰冷。这几部中,最有特色的个人认为是《第七天》。这部小说是从一个已逝之人的角度讲述他生前的故事,也从他死后遇到的人和事来论述生活的荒诞(看的时候有想到《可爱的骨头》哈哈)。总之,在看电影之前已经基本上可以了解到电影的基本曲调。像余华其他的小说一样,《活着》一定不会是一部让人看得很开心的电影。 现在来说说电影。因为没有看过原著,所以以下内容都是基于电影的探讨。虽然故事本身有很多支线,但是本文会只会跟进徐福贵的一生,概括主线剧情。
Thoughts on Doubting
Last morning, we were asked to share our VJC story during Civics Lesson. I ended my reflection with the following remark:"It's okay for us to have doubts about our dreams, cos if we are not doubting, we are not thinking." It sounded reasonably true, didn't it? However, to be honest, I personally doubt whether the process of doubting...
Thoughts on Equity and Allocative Effiency in Economics
My friend here has written a nice article on economics. https://datinker.com/blog/2015/08/04/trade-off-between-equity-and-efficiency/ I would like to share some of my thoughts regarding the subject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It occurs to me that the interpretations of "information" in the two mentioned thought experiments are not necessarily the same. Nevertheless, I agree with her conclusion that perfect...
Trade-off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It seems that we have taken the trade-off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in microeconomics for granted. Free market can achieve allocative efficiency at the expense of equity, whereas government may choose to sacrifice efficiency in exchange for equity.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se two goals is obvious from empirical evidence; we seldom ask ourselves why this...